立春过后,大地回暖,春耕备耕工作正迎来高峰期,岚皋县抢抓农时,加快“旱改水”项目推进、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,全力以赴保障春季农业生产,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。
在堰门镇中武村,200余亩刚改造完成的“旱改水”项目耕地错落有致,一道道地膜整齐排列,数十名村民正紧张忙碌在田间地头,整地、覆膜,有条不紊。曾经长期在外务工的村民陈忠明,正娴熟地操作着小型耕地机犁地松土,额间的汗水遮不住其脸上的喜悦。
“在园区务工,一方面方便照顾老人,另一方面也能存些钱,外面开支太大了。”陈忠明说道。
据了解,中武村虽然耕地资源丰富,但此前都是分散经营,存在经济收益低、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。为充分利用土地价值,中武村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,统一流转土地进行“旱改水”改造,通过“连片规模化种植+劳务用工”的方式,让农户从中受益。
“中武村连片‘旱改水’项目实施以后,一是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分散、各自经营、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;二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,我们统一规划、统一打造,实现村容村貌提升;三是带动周围搬迁小区的群众就近务工增收致富。”中武村驻村第一书记苟如海介绍。
据了解,中武村连片“旱改水”项目总计划300亩,已建成220亩,计划每年种一季水稻一季油菜,年收入在90万元左右,除去各类开支,预计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余元。
在民主镇马安村,放眼望去,一排排白色的地膜与一垄垄棕色土壤相互映衬,为了能够顺利按照规划一年种植三季作物,农户们扛着锄头穿梭在田间地头,有序地播种、施肥、覆膜,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工作。
“薄膜和种子都是村上统一安排的,中间栽的是土豆,大概五月份收,苞谷是七月份收,天气转暖后还要套种黄豆,这样一年就能收三季粮食,大家种地的积极性都很高。”马安村二组村民陈建平说。
马安村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,按照“相对集中、示范带动”的原则,统一规划、统一管理、统一采购种子、统一技术指导,引导农户进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,并根据当地海拔、土壤等条件和本地群众播种习惯,利用冬季土地空闲套种本地土豆,实现了“一地多用、一地多收”,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“套种黄豆的话,地不得荒、不得闲,还带一定的氮肥,可以增加土壤自身的肥效,每亩最低收入能达到5000元左右,比原先增加了30%。”马安村党支部书记陈建斌说。
截至目前,马安村已冬播马铃薯200余亩,制作玉米标准化苗床100余个,全村落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双行马铃薯+双行玉米+双行大豆400亩。
今年以来,岚皋县冬春已播种马铃薯7.8万亩,整地9万亩,实施“旱改水”1000亩。备玉米、水稻良种16万斤,备农药6吨、肥料800吨、农地膜20吨;各类农资储备数量充足、品种齐全,可满足春耕生产需要。全县春季农业生产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